拮抗受体:当一种分子(拮抗剂)与受体结合时,它不会激活受体的功能,反而会阻止激动剂(信号分子)与受体结合,从而阻断正常的生理反应。可以把它看作“刹车”机制。
激动受体:当激动剂(如激素或神经递质)与受体结合时,它会激活受体,触发一系列生理反应。就像按下“启动按钮”,激动受体启动细胞的反应。
反激受体:与激动受体不同,反激受体在结合配体后,不仅不会激活受体,反而会降低受体的基线活性,抑制信号传递。就像把“开”的设备“关掉”,它们逆转正常的受体活动。
阻断受体:阻断受体通过阻止信号分子(激动剂)与受体结合,来阻止信号的传递。这类似于将插头拔掉,使设备无法工作。
抑制受体:抑制受体是指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,受体的活性受到抑制,生理反应减弱。可以理解为将设备的工作模式调低。
正变构受体:正变构受体是指当某些分子与受体的变构位点(非活性位点)结合时,它会增强受体对信号分子的反应。这就像将设备调到“增强模式”,增强受体的功能。
负变构受体:负变构受体与正变构受体相反,它通过与受体的变构位点结合,抑制受体对信号分子的反应,类似于将设备调到“减弱模式”。
竞争性拮抗: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同一个受体结合位点,阻止激动剂的作用。可以通过增加激动剂的浓度来克服这种拮抗作用。
非竞争性拮抗:非竞争性拮抗剂通过与受体的其他位点结合改变受体的结构,阻止激动剂的作用。它的拮抗作用无法通过增加激动剂的浓度来克服。